發布時間:
2022
-
02
-
22
責任編輯:
雅然文化
| 明清家具研習社 |明清兩代,數十位竹刻名家傳續不絕,才成就嘉定竹刻之鄉的美名,今日拾珍,共賞嘉定竹刻名家之作。中國人對竹的偏愛,可謂是獨樹一幟的。從幼小的筍,到長成的竹,竹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參與著中華民族的衣食住行,竹紙、竹簡、竹編、竹刻、竹屋、竹院......小到纖維,大到竹林,皆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它雖然參與著瑣細和煙火,卻又出脫于塵世,在追求高雅格調的文人雅士眼中,竹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它既能與梅蘭菊并列,又能躋身“歲寒三友”之列,在眾多的古典意象中,竹還受到了以蘇軾為首的名家肯定,成為詩詞歌賦中不可缺少的一角。清 鄭燮《墨筆竹石圖》 故宮博物院藏在眾多的竹利用方式中,竹雕的歷史頗為悠久,甚至被稱為“百雕之祖”。它始于竹刻記事,赫赫有名的《竹書紀年》發掘時正是散亂的竹簡。雖然隨著歷史發展竹刻記事已經被逐漸取代,但竹刻藝術卻逐漸發展起來。西漢馬王堆漢墓中便有出土的雕龍彩漆竹勺,到了晉朝,已經出現了竹雕的筆筒,延至明清,竹雕的藝術已經相當成熟,甚至衍生出各種流派名家,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些許名家作品,一賞竹雕藝術西漢 漆繪龍紋勺 湖南博物館藏嘉定·三朱明清竹刻藝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嘉定(今上海嘉定)和金陵兩派,根據《竹人錄》記載,明正德到清嘉慶之間的嘉定竹雕人甚至有67人之多。嘉定派又以三朱為首,其中朱鶴可謂是嘉定派的開山鼻祖,他字子鳴,號松鄰,曾跟隨著名書法家篆刻家曹時中學印,甚至“得繆篆不傳之秘”,還和當時的才子陸深、沈齡交好,受其影響擁有了豐厚的文化積淀,同時也為嘉定竹刻留下了最早的文獻記載。朱鶴擅作筆筒、香筒、簪釵等物,刀法穩重深刻,作品多用透雕、深雕、高浮雕技法。他富有創造精神,能將畫與印融納于竹雕之中,藝術性頗高。當時的人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作品——“玉人云鬢堆鴉處,斜插朱松鄰一枝”,乾隆帝亦為其制作的《西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