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
-
05
-
20
責任編輯:
雅然文化
取竹藤涼材,迎八方清風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春日的和煦還未完全收結,帶著微薄暑氣的熏風便吹來萬物生長并秀的消息,也告訴著人們可以開始著手度夏之事。但在生產力遠不及現代的以前,既沒有風扇,也沒有空調人們該如何為自己創造清涼之境以對抗熾烈的長夏?其實,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人們都一直在向自然尋求幫助。南宋《荷亭消夏圖》夏陽雖烈,樹蔭可蔽;暑熱燥心,清風可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升溫更慢,所以靠近水域,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唐代詩人韋莊就曾在《夏夜》一詩的首句提到自己的避暑之法:“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當然,除了選擇陰涼地點外,人們還打造了一些可輔助消夏避暑的家具。元 劉貫道《消夏圖》 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第一步便是在選材上作文章。中式家具大多以木為原材,竹制家具和藤制家具兩種相對稀少,且更多見于夏季使用。比如陸游就在《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余日》中提到農家百姓在立夏后的十余日就提前拿出竹幾和藤床兩種家具預備防暑:“堪笑山家太早計,已陳竹幾與藤床。”竹幾,其實就是竹制的憑幾。蘇軾曾有一首《送竹幾與謝秀才》:“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竹幾就是“竹夫人”。竹夫人通常用竹子截取而成或竹篾編織而成,中空且全身鏤空帶網眼,用于擱腳或抱在懷中。講究一點的還會在里面放個香囊,既涼爽全身,又香氣撲鼻,實為居家必備良品。竹夫人竹材在消夏上的優越性基于它的熱傳導效率,肌膚與竹材貼近時,人體更容易向竹席傳遞熱量而不是向空氣散發,所以會有冰涼之感。另外,竹材還可吸濕吸汗,便破除了濕度導致的悶熱困境,且以竹材制作的家具不像木材那般致密竹片中間一般都留有空隙,也能幫助透風散熱。明 仇英《獨樂園》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所以除了竹夫人,竹材還被廣泛地用于制作各類椅榻床凳,甚至打造屋舍樓閣,以備酷暑之用。當然,竹本身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也使竹家具廣受喜愛,但我們要知道的是,竹家具的實用性是毋庸置疑...